首页

我爱美脚免费专区

时间:2025-05-23 19:04:59 作者:第二届兰花奖入围名单在北京发布 浏览量:27660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建设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打造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支持力度。“拔尖创新人才”现在是全社会的一个热词。

  “我们正日益走到世界舞台中心,走进科技创新领域的‘无人区’,很多领域急需一批站在最前沿、具有创新眼光与引领意识的拔尖创新人才。”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荣表示。

  在张荣看来,拔尖创新人才不仅要在自身专业领域有过硬的本领,还应具有引领性、人文性、时代性、开放性这四个特质。具体来说,拔尖创新人才具有创新引领作用,有家国情怀、健全的人格、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宽厚的同理心,有与时代特征相匹配的思想观念、技能与素养,能够与社会、国际同行有更多互动。

  探索长周期贯通培养模式

  中国科学院院士陶智认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创新高等教育育人模式是关键。“大学是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重要阵地,应积极探索育人模式改革,提升科技人才自主培养能力。”

  陶智建议,鼓励探索基础学科长周期贯通培养模式,根据学生禀赋特长开展个性化培养,支持学生针对关键科学或技术问题进行“十年磨一剑”的研究探索。同时,建立进阶式科教融合培养体系。针对低年级学生,开设探索类课程,让学生在实验室参与“微课题”,激发研究志趣,培养科研习惯;针对高年级学生,可设置源自实际问题的高阶挑战项目,引导学生选定研究方向,为开展持续攻关打好基础。

  具有学科交叉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将成为引领未来科技发展的主力军。为此,陶智建议在高校探索项目制学科交叉培养模式试点。“在高校设立集成多个学科的特色培养项目,以关键科学问题和重大项目为牵引,对课程、师资、平台等资源进行整合重组,支持学生‘多学科’培养、‘多指标’评价。”陶智说。

  创造更好的育人生态

  高校还应创造更好的育人生态。张荣认为,高校应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统一模式培养向个性化培养转变。“以往都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但如果不考虑学生的自主兴趣,教学效果不会理想。学校应转变观念,为学生提供发展平台,引导学生了解社会需要,考虑学生的爱好和想法,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培养成学生自己希望的样子。”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需完善协同育人机制,让高等教育改革中的先进理念延伸到基础教育阶段。张荣说:“如果不能将高等教育开展的改革延伸到基础教育阶段,可能很多比较理想的人才培养设计将建立在不牢靠的基础上。”

  2021年,厦门大学与厦门第一中学签约携手展开战略合作,双方共同探索特色顶尖人才衔接培养机制。

  “这是厦门大学积极将中小学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衔接联动起来的实践。未来,希望将更多新的教育理念在有条件的学校和学生身上得到更多体现。”张荣说。

  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则提到,对拔尖创新人才来说,早期培养很重要,应着力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教育体系,注重培养科学精神。比如,在学校里建立更多的科技类兴趣小组和创新实验室,在课堂里尝试使用各种教学技术和各种教学方法,中考、高考设置更多样化的评价招生方式,鼓励社会开展各种科技类实践活动和比赛,对天赋异禀的孩子多一些宽容。(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叶攀】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第三届甘肃美食文化节在天津开幕

目前,仅有少数几种靶向放射性药物可供临床使用。但随着生物制药巨头加大对该领域的投资力度,预计未来会有更多此类药物问世,从而为患者带来新希望。

伊朗对以色列发动大量导弹袭击 中东局势升级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二级巡视员张志松介绍,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由2013年的71.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748.7亿元,年均增长率26.5%;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超1万家,北京企业对津冀两地企业投资4.9万次,投资总额2.3万亿元。“北京研发、津冀制造”模式正加速形成。

郑巨刚已任深圳海关关长

北京作协理事、诗人伽蓝表示,正如西渡所言,“戈麦不是‘站起来歌唱’,而是成长为时代的肉身。戈麦的写作最敏锐、最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精神上的尖锐冲突。”诗人必须全身心地融入其时代,让时代的呼吸进入自己的呼吸,时代的血液流淌在自己的血管,让个人的生命经历、感触、印象、幻想和词语在自己的内部发生并成为自己的命运。

香港快运航空入驻北京大兴机场 每日执行一个往返航班

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持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国土是绿色发展的空间载体,国土空间规划是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持续优化西部地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可以有效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既能牢牢守住安全和发展底线,也能确保高质量发展所需的有效投资用地需求。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持续完善全域覆盖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为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明底线”“划边框”,推动实现生态环境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以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为手段,为支撑西部地区政策科学决策、规划编制、优化生产力布局提供绿色标尺,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商务部就台湾地区对大陆贸易限制措施答记者问

案例10 2023年12月,某餐饮店拒收现金。该店设有人工现金收付通道,有现金收取记录。消费者支付现金,店员以用餐高峰忙于备餐、无暇收取现金为由拒收现金。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